特朗普向伊朗发出了最后通牒,明确要求其在核问题上向美国无条件屈服,否者将面临美军的军事打击。德黑兰政府被迫被逼进了谈判桌,这意味着中东的局势可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色列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已达到关键节点,而美国政府也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向外界传递出可能采取军事行动的信号。18号,美媒援引多个知情人士的消息透露,特朗普政府高层开始采取实际行动,以应对与伊朗冲突的升级。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可能在48小时内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同一天,特朗普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中东局势瞬息万变,并表示他会等到最后一刻才决定是否对伊朗采取行动。虽然特朗普的言辞可能只是虚张声势,但同时也可能是美国即将采取军事措施的前奏,令伊朗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展开剩余66%特朗普威胁动武的背后,有着明确的战略意图——美国希望实现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全面投降,具体来说,就是解除伊朗的核武装。在以色列13号对伊朗实施空袭之前,美国与伊朗之间关于核问题的谈判原本有所进展,但因双方在核能力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而陷入僵局,这也是以色列出击的重要催化因素。美国要求伊朗彻底放弃所有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则只承诺不制造核武器,并坚持维护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如今,美国和以色列几乎是在强迫伊朗选择,要么弃核,要么承受军事打击。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何伊朗如此坚决地保留其民用核技术?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伊朗保留民用核能力的深意在于预留未来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即便口头上承诺不制造核武器,伊朗依然具备这方面的技术潜力。直言不讳地说,假如将来美国和以色列的立场发生反复,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便可以迅速恢复军事核技术研发,以应对潜在的威胁。因此,若伊朗接受美国的要求,将等于自我放弃未来发展核武器的权利,这虽然解除了一时的压力,却也使伊朗在未来的谈判中处于劣势。
德黑兰当局显然意识到放弃底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在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施压时,始终没有做出妥协。即使特朗普提高了威胁的严重程度,并暗示如不屈服便会开战,伊朗仍未表现出放弃核能力的迹象。当然,面对美国与以色列可能联合发动的军事攻击,德黑兰并非毫无紧张,实际上他们也感受到了来自战事的压力。为了避免全面战争的爆发,伊朗最终不得不选择坐回谈判桌。
根据德国消息人士的透露,本月20号,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外长将与伊朗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会谈,专注于讨论伊朗核问题。显然,这一举动显示出欧洲国家意识到局势的紧迫性,急于介入,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对伊朗而言,西方三国的外交努力犹如一根救命稻草,他们希望通过此举向美国和以色列传递出和平解决核问题的信号。因此,接下来的几天将极其关键,伊朗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来几天的局势发展。如果美国真的对伊朗实施空袭,那么中东无疑将迎来一场剧变。伊朗将可能不仅失去核能力,还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而美国也有可能卷入一场比伊拉克战争更为庞大的冲突,让美国自己陷入中东的泥潭,难以自拔。
发布于:天津市